
我省首例“纵膈肿瘤加上腔静脉切除、人造血管置换术”在省肿瘤医院胸外科开展
(潘赟报道)信誉真人赌博下注胸部肿瘤外科成立于1986年。成立之初与头颈外科和乳腺外科共用一个病区,1991年将头颈外科分开,与乳腺外科共用一个病区,1998年又将乳腺外科分开,拥有一个病区。2008年扩大并拥有两个病区,开放病床113张,另配有17张病床的ICU病房。配有狼牌胸腔镜1套、帮耐特740呼吸机3台、帮耐特760呼吸机2台、食管生理功能监测仪1套、电子支气管镜1套、纤维支气管镜1套、肺功能仪2套、无创监护仪18台。每年完成胸部肿瘤外科手术700台左右。
1997年被列入江西省第一批医学领先专业建设项目,2001年通过卫生厅专家组评审验收,授予江西省医学领先专业称号。2004年再次通过专家组评审,被列入第二轮江西省医学领先学科建设计划项目。
该科主要从事肺肿瘤、食管肿瘤、贲门肿瘤、纵隔肿瘤和胸壁肿瘤的外科治疗和综合治疗,以及相关肿瘤的科研工作。
在肺肿瘤方面:除常规肺切除手术外,1991年开展支气管袖状肺叶切除术,至今已完成360例手术,并在此基础上于1995年在省內率先开展支气管和肺动脉联合袖状肺叶切除术,至今已完成43例手术,使肿瘤累及叶支气管开口或同时累及肺动脉干的中央型肺癌在完整切除肺肿瘤的同时得以保留正常的肺叶,避免了全肺切除,提高了术后病人的生活质量。
1992年在省內率先开展肺切除加隆凸切除重建(或成形)术,突破了手术禁区,为肿瘤累及隆凸的中央型肺癌争取了手术治愈的机会。上述技术于1996年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2年在省內率先开展肺癌术中胸內淋巴结规范化清扫术及胸内各区淋巴结转移规律的临床研究,提高了肺癌根治术的水平,同时对肺癌的准确分期和术后的综合治疗均有指导意义。这项技术于2002年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3年在省內率先开展了经主动脉外膜下分离切除食管癌或肺癌的新技术,使肿瘤累及主动脉壁的食管癌或肺癌得以相对简单并安全地切除,避免了开胸探查,提高了手术切除率。
1997年在省內率先开展了胸內气管肿瘤环形切除对端吻合术,至今已完成12例胸內气管肿瘤、3例颈段气管肿瘤切除对端吻合手术,其中急诊手术挽救了3例窒息病人。使气管肿瘤的病人在省内能得到及时的根治性切除。2002年在省內率先开展气管隆凸切除重建术治疗气管下段癌。
1997年在省內率先开展了肺切除加左心房部分切除术,使肿瘤累及肺静脉根部及左心房的肺癌获得根治性切除,避免了开胸探查及姑息性切除手术,至今已完成50多例手术。这项技术于1999年通过省医学会成果验收。
1998年在省內率先开展经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肺癌切除术、同期双侧肺大疱切除术及双侧肺肿瘤切除术等微创胸外科手术。
2005年在省內率先引进上腔静脉联合切除、人造血管置换术治疗胸部肿瘤合并上腔静脉综合症的新技术,至今已完成4例手术。
采用余肺切除术使曾经接受肺叶切除术的余肺癌通过再次手术而治愈;采用全胸膜肺切除术使恶性胸水和壁胸膜种植的周围型肺癌获得治愈。
在食管肿瘤方面:除常规食管切除术外,采用扩大肺切除或扩大气管切除,或扩大主动脉壁切除技术使已有外侵的食管癌通过手术而治愈;采用联合喉气管切除术使放疗后复发的颈段食管癌仍获得外科治愈;2000年在国內率先开展食管胃舌状粘膜瓣抗返流吻合术,减少食管癌术后返流并发症,提高病人术后的生活质量。
采用结肠代食管术治疗残胃食管癌,采用结肠代食管联合空肠代胃术治疗食管癌及胃癌双原发癌。2008年在省內率先采用空肠代食管术治疗残胃食管癌。
另外,采用经肋间进胸避免了肋骨切除,保持了术后外观。
该科严格按照肿瘤外科原则,既最大限度地切除肿瘤及其区域淋巴结,又最大限度地保留健康的正常组织,从而明显提高病人术后的生活质量。严格执行无菌和无瘤的手术要求,根据病情科学地安排术前术后的综合治疗,从而明显提高了胸部肿瘤的外科治疗效果。Ⅰ和Ⅱ期肺癌的术后5年生存率达60.6%;Ⅰ和Ⅱ期食管癌的术后5年生存率达61.2%。开胸手术死亡率低于1%,术后严重并发症低于3%。
上述技术水平和治疗效果均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处于省内的领先水平。
在科研方面:获省科技厅立项课题9项,省卫生厅立项课题21项,院级立项课题8项,通过成果鉴定并获得省科技进步奖3项,通过成果验收4项。在各级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
该科现有主任医师6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及住院医师6名,护理33名。江西省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和江西省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均挂靠在该科。
科主任匡裕康主任医师为江西医学院的硕士生导师,江西省卫生系统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江西省青年科学家,江西省肿瘤疾病诊治技术创新团队的领军人才,江西省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和江西省食管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地址:南昌市北京东路519号 邮编 330029
联系电话:0(办) 8329243(办)
匡裕康主任电话:(手机)